线材是锦上添花,还是能挽救危机?


文/赖英智


在我们家访的发烧友中,我都是抱持着“以主人为尊”的态度,因为音响系统是为个人服务,只需考虑到主人能否获得享受即可,不需在意其他人的看法。所以我不会自己带唱片好像上门踢馆,刻意去挑别人毛病,反而从主人平常喜欢的音乐,喜欢的播放音量去感受独有的乐趣。日本人把懂音乐的发烧友称为“唱片演奏家”,他们用不同唱片呈现音响与音乐的美,而这种美绝非只有一种标准。不过这次在顺德拜访的发烧友李总,却有着不同情况。


看起来非常年轻,实际上也少年得志的李总本业是珠宝生意,还涉及多种不同投资,住着占地二千多平米的大别墅,因此有宽阔的独立音响房。墙上陈列着各式限量版茅台酒,仓库中更堆满成箱的茅台,从“茅台自由”可以想见李总大有能力投资任何Hi-End音响器材。令人意外的是李总购买第一套音响只是意大利势霸的书架箱,如今这对小箱仍保留以为纪念,由此打开对音乐的热情与对音响的兴趣。短短几年前,他换过B&W的鹦鹉螺大音箱,最后以遗憾告终。目前使用的木下正三Kinoshita RM-8V大号角音箱,也先后搭配过英国Audio Note胆机、丹麦贵丰Gryphon的巨无霸晶体机,以及现在的日本Kondo胆机。



这对号角音箱正式名称是Rey Audio,发烧友习惯称为木下正三Shozo Kinoshita,他就是品牌的创办人。木下正三曾在Pioneer公司任职,与前JBL副总裁Bart Cocanthi一起研发了TAD单元。木下正三于1982年退出先锋公司设立Rey Audio ,总部设在箱根的Rey Audio以“做出最极致的音箱”为目标,1984年开始与与西湖Westlake老板Tom Hidley合作。木下以TAD单元设计的Rey Audio音箱让录音师们如醍醐灌顶,重新认识了二路分音的优点与高性能,1987年完成的东京KIM Studio是世界最大的录音室之一,使用了Kinoshita RM-7V与KM1V等多对监听音箱。后来因各种原因,木下放弃了TAD单元,改用自己改良的元件,新设计的WARP系列号角音箱,低音单元口径较小,箱体设计了特殊的夹角,让低音略微向内指向,如此一来可以让单元工作的范围重叠更多,强化立体音像,整体速度更快反应更灵敏,分析力与通透感也更好。


我在阳江市界音响博物馆的李积回馆长办公室中,体验过WARP-7音箱的震撼。那对音箱灵敏度100dB,频率响应20Hz-20kHz,最大承受功率1000瓦,最大声压130dB,每只重达250公斤。Kinoshita虽然是高灵敏度的号角音箱,仍需要大功率来驱动才容易让低频的能量与号角完整衔接,李总选择了英国和弦Chord SPM14000 MKII单声道后级搭配,输出功率2000瓦/4欧姆,音质细腻光滑,低音结实不膨胀。在距离音箱约10米远的皇帝位,听到既有直接、快速、丰富又精准的音乐能量,又能呈现出独特的迷人风貌。Kinoshita号角音箱的能量很强,却一点也没有压迫感,音乐细节很自然,有着高度和谐感,低频迅猛收放自如,高频延伸轻松自然,听起来所有音乐都轻松自在,神定气闲,爵士乐中键盘轻巧的飞舞与打击乐猛烈的对比,让人听得兴味盎然。



遗憾的,在这里欣赏到的Kinoshita RM-8V(最新版本是RM-8VC)并不理想。这对大号角音箱频率响应30Hz-20kHz,最大声压130dB/SPL,最大承受功率1000瓦,是Ray Audio最早的垂直式点音源设计产品。这种以两个低音单元上下排列,中间夹着高音号角的配置方式称为垂直式双低音结构,1984年率先应用在RM-7与RM-8上面。原始的设计采用TAD-4001高音驱动头与TL-1601纸盆低音(16英寸),高音容易搞定,300B单端直热胆机就能发出很响的声音,但分频点在600Hz的2只低音才是问题。很多发烧友喜欢用小功率胆机推TAD、JBL、Altec之类的老号角音箱,虽然可以得到比较柔和舒缓的声音,但Ray Audio作为监听音箱使用,需要的是快速冲击力强、反应灵敏、控制紧密、细节不损失的效果,对胆机是严酷考验。Kinoshita与法国JMR联手开发的后级功放GA3600(立体声) 与GA9000(BTL),前者输出功率600W@4欧,后者更达到2200W@4欧,而且都是D类放大(也就是数字功放),恐怕会让很多人跌破眼镜。



李总这对RM-8V号角音箱,首先搭配英国Audio Note胆机时,据说质感非常华丽,高音细腻有光泽,低音也控制得不错。后来换用Gryphon的大功率晶体机,低音更快速有力,能量感反倒不如Audio Note丰富。李总在朋友建议下,今年初换上了日本Kondo的G1000电源分体前级与输出功率50瓦的Kagura 2i单声道后级,同样是贵气盎然的产品。Kondo的胆机以纯银线绕制变压器闻名,声音风格比较突出,我的印象是高音很亮丽飘逸,低音内敛保守,中音则通清透明。与预期不同,Kondo并没有带来惊喜,反而这个搭配不尽理想。



问题有好几个,首先是中音过于浓郁突出,男声演唱虽然结像有骨有肉,中气浑厚,可能是聆听位置比较近,听久了会造成压迫感。另外一个问题是低音的控制力不够,乍听之下低音能量足够,规模感也比较庞大,仔细分辨就能发现极低频的下潜受限,低音速度稍慢(因为慢所以听起来量感多),大动态音乐控制不住。按理说,50瓦功率的211推挽胆机驱动力应该不错,甚至可以媲美200瓦的晶体机,但这个组合听起来并非如此。问题出在哪里?主人有一部专业用的Crown后级,我们试着接上Ray Audio号角音箱试试,果然,那2只16英寸低音单元好像睡醒的猛狮,一下子活泼跃动起来,音量再大也不会出现压缩限制。


Delos唱片有张美国作曲家Hovhaness的《圣海伦火山交响曲》,用管弦乐描写这座“美国富士山”1980年的大爆发,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、经济损失最大的火山爆发,大规模山崩使山的海拔高度从爆发前2950米下降到了2550米,爆炸威力相当于27000枚广岛原子弹或者7倍于人类建造测试过的最大当量核武器沙皇炸弹。音乐中的定音鼓与低音大鼓持续猛击,粗犷有力的弦乐犹如直上云霄的灰尘漫布,对音箱、对功放都是非常难的考验。使用输出功率数百瓦的Crown功放,鼓点清晰明确,低音线条凝聚,动态吞吐流畅,除了音质不够精致,音色不够通透之外,起码平衡度都对了。这张CD还折射出另一个情况,搭配Kondo胆机时,声场的扩展比较扁平,也就是舞台上乐团的前后距离拉不开,定音鼓的位置经常会与弦乐组混在一起。



李总自己对这套系统也有意见,他想把音箱、功放全部升级更新,此是后话,我们拜访的目的是希望在现有基础上,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。前面说过,财务自由的李总想买甚么都没问题,他经常一个人待在音响房听音乐到深夜,老父亲颇有微词,如果大动干戈势必引发更多不悦,所以更换器材最好从比较不起眼的功放、线材着手。前述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,或许可以透过音箱摆位来处理,但每只重150公斤的RM-8V(连订制的木脚架大概有200公斤),实在不容易搬动。而聆听位置后面有张大茶桌,舒适的瑞典Stressless休闲椅似乎也很难前后挪移,必须另外想办法。



负责此次调音的是德国汉诺瓦HANOWA的中国总代理陈总,他在行业中有数十年丰富经验,耳朵对声音判断敏锐。由于功放驱动力问题不在调整行列中,第一个可以进行的调整是设法把声场深度拉开。李总原来为号角音箱搭配了1只西电的古董高音,可以发出很响亮的声音,估计延伸不会太高。先以汉诺瓦的Moon II超高音(正确名称是声场扩展器)取代,把分频点设在16kHz/20kHz。由于汉诺瓦的Moon II前后各有一只平板丝膜高音,极高频延伸可到60kHz,而且可以分开调整音量,所以将背后的音量开到最大,重新开声。


先前在《新音响》上为汉诺瓦Moon II做作最佳推荐的评价,音场扩展调整正是它最神奇之处。大部分的Hi-End音响系统,从TAD、JBL之类的古董音箱,到Kharma、Avalon等运用新科技的现代产品,多数都很难在音场深度项目得分,也就是听起来比较平面,从舞台最前缘的小提琴到舞台最后排的打击乐,经常混在一起分不开。的确在音乐厅舞台上宽度要大于深度,录音时调音台也没有控制音场深度的功能,但进行音响回放时,我会更喜欢声音是从音箱往后呈扇形展开,前低后高层次分明的伸展,就算极大音量时乐器与人声也不会冲到前面,定位结像依然稳定靠后,音场宽深结构依然不乱。汉诺瓦HANOWA Moon II舞台声场扩展器透过前后都发声的设计,很轻易的,或者说瞬间就能获得音场加深、空间扩大、结像加高、乐团往后退的鲜明变化。音场变得更开阔开放,深度更远更后退的原因,主要是后方单元让空间回音与混响时间增加了,透过Moon II舞台声场扩展器还能听到音乐画面变得更缤纷,更生动,非常灵敏的丝带高音让细节丰富又轻松,音乐整体更鲜活愉悦。



我家里已经用了一对Moon II声场扩展器,很明白它所能带来的好处,实际上原本的音箱已经有一个向后同相发声的铝带高音,声场形状不错,现在则更明确而立体。李总的音响房非常大,有足够的呼吸空间,听不到明显的低频驻波,音箱距离后墙有3米左右,后墙还放了二片巨大的木制扩散板,算是很理想的环境。加上汉诺瓦的Moon II声场扩展器后,听到的小提琴等高音乐器不但不会偏亮,反而更有厚度与重量感。另外Moon II还会把声音讯号往上拔升,很明显地带来更广阔空间效果与更好的泛音飘逸感。Kinoshita RM-8V听起来除了分析力好、透明度高,还改变了原本过于温驯柔顺的音色,连带的影响到低音域表现,定音鼓力道上升,快速抡击清晰又利落,结像更立体明确,一个又宽广又辽阔的舞台形状就被勾勒出来。



第一步获得改善,第二步从线材着手。目前汉诺瓦线材从最顶级的签名版Signature,次一级的Delight到较便宜的Acme系列,外观看起来很相似,都以意大利小牛皮制作的屏蔽包覆,搭配德国VIABLUE的插头,但线径的粗细则有明显不同。汉诺瓦HANOWA这家公司在1972年创立,过程中曾经做过电吉他功放,生产过钢琴,最后又回到音箱设计制造,漫长的经验积淀变成最大的财富。现任主席Sebastian Sperl长年在摇滚乐队演出,让他知道如何使音响器材发出接近现场一般的声音效果,他们认为所有发烧线不管是甚么样的结构,都相当于一个等效电路,在这个电路中有任何一个参数变化,便会产生一个或多个的相对变化。



有趣的是,HANOWA线材研发目的,就是想克服传统两声道系统很难完整表现舞台声场感的问题,关键在于足够的频宽,极低的电阻与电容量。HANOWA线材选用纯度高、线径粗、结晶少、阻值低,含银材质接近5n的单晶铜导体,只有材料对了,才能更接近理想。导线的电容量愈低,声音表现愈干净,HANOWA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与铁氟龙制作隔离护套,有效降低至每米在90pf左右。研究更发现隔离外来的电磁干扰,甚至不干扰附近的线材对整体声音提升显著,HANOWA从IT行业找灵感,采用超六类数据线做法来抗内外干扰,包括静电、电磁、射频、震动干扰等,每股导线都有多层屏蔽层用于调整整体性能。除了巨大粗壮的插头外,线身上的真皮外套主要用来调音,漂亮有质感,由于导线的线径非常粗,加上多层屏蔽结构,线身偏硬,转弯不太容易。



汉诺瓦的总代理陈总说,签名版的音乐下盘宽大札实,低音结实有劲,下潜力道明确,而最便宜的Acme系列电容值更低,声音更快速凝聚,活泼而生动。不同线材有不同的作用,不能一以蔽之认为贵的保证就好,选对的才是关键。从文豪的CD转盘+解码器,Kondo前后级功放到喇叭线,陈总陆续更换不同的线材,上上下下的花了几个小时,关注的重点仍是音箱后的声场变化。第一步换用Moon II声场扩展器后,进步已经让人欣喜,第二步的线材好像是固本补强,让声场的规模更稳固,往后延伸又拉深了一些。重新再播放Hovhaness的《圣海伦火山交响曲》,音驱动力不足造成的低音控制力变化不大,但音乐的节奏更明确有跃动感,动态更强悍起伏更丰富,弦乐音变得年轻开扬,声场往左右前后都拉得更开,而且细节丰富。我第一次试用汉诺瓦的电源线时发现,它并不以华丽飘逸的质感取胜,但能让音乐随时活力洋溢,让声场(尤其是舞台深度)具体有形,让乐器与歌者浑身是劲,这是它最大价值所在。


在一套音响系统中,线材的确可以锦上添花,也有机会雪中送炭,但我不认为它可以解决所有问题,空间、搭配、器材本身的条件都是需要相辅相成的。汉诺瓦HANOWA的声场扩展器与各种线材,在Kondo胆机推动Kinoshita 号角音箱的系统上,的确挽救了一些危机,相较于昂贵的器材售价,投资在汉诺瓦HANOWA产品上真是很划算啊!

 
 

新音响 版权所有 新音响电子期刊/杂志/报纸/DM在线阅读系统
订阅电话:020-34714291/13025102525 电子邮件:new_audiophile@vip.163.com
Copyright ©2008-2015 www.new-audionphile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7045410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