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汽车圈的评测中常可见类似价位、排量、知名度的车型相互比较甚至比拼,但在音响评测这类文章通常很少见,多是单件器材或整套系统的评测。日本《立体声》杂志算是多件器材同场测试比较多的了,但评语总是云里雾里的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不过这也可以理解,毕竟音响评价不同于汽车评价:汽车评价会相对理性,比较依赖客观数据的支持;而音响评价不单止要看数据,而且也更多来自评论者的主观感受。但是一扯到主观感受这问题就复杂了,评论者对器材的看法很多时候和他的阅历、修养、内涵等多方面有关,不同人对同一件器材的评价往往出入差异不小,如果同时对两件或以上的器材进行评测的话,那变数更多——除个人口味之外还有搭配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作出孰高孰低结论的话,那显然对某件器材来说是不公平的,也很可能影响到它的销路,这是媒体、经销商和厂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,因此音响器材的PK类文章少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。
不过我这次倒很想写一篇两件器材比较的文章,目的不是比个高低,而是想在同一搭配和聆听环境的条件下尽量挖掘出每件器材的特点,便于大家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器材。而且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下面的文字都是我的真实感受,相信您在使用同样的器材聆听时所获得的感受和我是完全一样的!
这次比拼的两台合并式放大器是挪威的HEGEL H390和法国的ATOLL IN400 SE,两者同属各自品牌的旗舰级产品,价格、输出功率也相似:H390售价为44500元、250W/声道(8Ω),每声道使用4对C5949/A2121东芝功率管。IN400 SE售价为42350元、160W/声道(8Ω),每声道使用4对IOR MOS场效应管。两台机器各有独门秘技,HEGEL H390当然就是专利的SoundEngine2失真模块了,这是一种前馈技术,能在失真处于萌芽状态时就予以消除,而且在输入级、推动级、输出级都有独立的失真消除环路,其处理速度和有效性均显著胜过传统的大环路负反馈技术,从而造就HEGEL放大器极低的失真度。SoundEngine2技术带来另一项好处就是极高的阻尼系数,H390的阻尼系数超过4000,可轻易驱动和驾驭各种音箱,而其中性无染的音色更是大大降低了搭配的难度。而ATOLL IN400SE的强项在于其强大的电源配置,它竟使用了1015VA的硕大环型变压器,滤波部分也使用12只6800微法ATOLL订制的“日本化工”电容,这么强的电源配置用在这台输出功率只有“区区”160W的放大器身上,无疑是显得太奢侈了!IN400 SE的功率真的只有160W吗?ATOLL这种做法无疑显得太保守了,这不禁让我想起身型壮硕但输出只有125W的Soulution大后级......事实上,任何听过IN400 SE的朋友都无法相信这样强悍的驱动力、控制力是出自于一台160W的放大器,这样宏伟的表现你说它至少有250W也完全没有问题!另外一个值得留意的地方是,ATOLL的产品一向以高性价比著称,因此我觉得不能简单以42350元这个价位来衡量IN400 SE的价值,而应该“高看一线”才对。